第41章 好处_七零年代炮灰家庭
E小说 >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> 第41章 好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章 好处

 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七零年代炮灰家庭》第41章好处(第1/4页

  大队部门前,停着一台黑色的小汽车。车子的引擎盖子还发着烫,里头的人刚下车没多久。

  虽然小汽车是在大队上工的时候过来的,可是还是引起了很多的注意。

  程晓燕跟着林启生一起,按照大喇叭的通知,来到大队部的时候,刚好就看到好多孩子跟老人围着那台小汽车打转。大家都只敢眼巴巴地盯着小汽车的各个部位,丝毫不敢用手去摸。生怕把小汽车给摸坏了。

  两人一到,大队长就笑呵呵地招呼他们进来。

  “启生,晓燕你们可来了。来来来,这位是糖厂的陆主任,还有这位是革委会的彭副主任。”

  大家都是认识的,稍微客套两句,就进入了正题:“这次过来,除了给你们大队送这次桃子的款项外,我们还要感谢林同志的帮忙。”

  林启生赶紧摆摆手,示意自己没干什么大事。他也只不过是按照彭副主任的指示,演了一出戏来麻痹了一下某些人而已。

  大队长也笑着让领导们别客气。

  “当然,我们糖厂也不会让你们大队吃亏的。我们糖厂这次增设了一条生产水果罐头的生产线,你们是知道的。这次过来,是通知你们,我们厂办批了两个正式工人的岗位给你们红星大队。这个岗位主要负责的就是水果罐头的生产。具体的招工要求,我们的干部会告诉你们。”

  这话一出,在场的大队干部眼睛全都亮了起来。

  正式工人岗位啊!这是多大的好处啊!按照行情,拿个五六百出去跟糖厂的工人换,人家都不肯。别说是工人每个月定量的工资跟商品粮了,就是每个月发的那些票证都让人眼红。谁家要是能得到个名额,不得要翻身了。

  像是没有见到在场众人的反应一般,陆主任接着说道:“至于林同志,我们糖厂也给了你一个正式的工作岗位。具体哪个岗位,可以看看厂里哪里有位置,你再决定。”

  这意思就是只要糖厂哪个位置有空缺,林启生都可以补上去。也就是说假如有办公室的岗位空缺,他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办公室的干部,而不用在厂区里面干活。

  这比那两个送给大队的工人名额更加让人眼红。

  程晓燕在陆主任的话音刚落的时候,就感受了一大股无与伦比的炙热目光。

  不用说,这个岗位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可以砸死人的那一种。

  有些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,心中涌上的居然都是在懊悔当初为什么自己不站出来顶缸。这样的话,这么一个好机会就是自己的了。

  他们都不知道,林启生在整个事情中起到的作用,只是单纯的羡慕嫉妒恨。

  还是大队长老道,拍了拍手,惊醒了众人:“这真是太好了,陆主任。非常感谢糖厂的帮助。我们大队这两个名额肯定会按照糖厂的要求来选拔的,不会让糖厂遭受损失的。”

  众人一听,果然把视线从林启生身上转移了。是啊!现在他们唯一能抓住的就是这两个名额了。林启生那个名额是他的了,他们也没办法抢走。

  陆主任说完后,一旁的彭副主任只是简单地说了下被抓走的三个知青去向。

  果然不出所料,都被送到农场里面劳动改造了。像是刘江这样恶劣的,直接送到条件最艰苦的农场了。

  听到人都收拾了,程晓燕也安心了。

  等到把人都送走后,关于糖厂给了两个正式工人名额的事情也在整个大队都传开了。

  这件事情引起的轰动直接把之前的两件新鲜事给取代了。每家每户都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儿,一定要把这个名额给弄到手。

  程晓燕一去养猪场上工,就发现大家的话题已经变成了糖厂工人名额的事情了。

  她笑着摇摇头,直接到了自己的位子开始拌猪食。

  虽然糖厂跟大队都没说。但是他们家里商量过了。既然启生已经有了一个名额,他们家就不去争剩下的两个名额了。不然,他们家要是出了两个正式工人,怕是要被眼红死了。

  “晓燕,你就好了。很快就是工人的妻子了。”

  程晓燕看向一脸羡慕的刘婶子,微微笑了笑没回话。这会儿,她说什么,都会有红眼病的人反驳她的。

  刘婶子也不在乎程晓燕的回答。她自说自话,继续说道:“你是不知道哦!大队长把这消息一公布啊!整个知青点都炸开锅了。上次那几个知青被抓走后,他们就老实了。这还是那次事情后,他们第一次这么活跃的。啧啧……”

  程晓燕听到这话,有点疑惑:“这名额可是糖厂给我们红星大队的。”

  刘婶子一听,拍手叫道:“可不是吗?这可是我们红星大队的名额,跟知青可没半毛钱的关系。

  “就是啊!这可是我们红星大队的好事,怎么能让知青沾光呢?”

  大家听到刘婶子的话后,都挤了过来发表意见,生怕名额到时候真的让知青给抢走了。

  程晓燕听着听着,只能干巴巴地说了句:“别着急,还要看看人家糖厂的招工要求了。”

  不过这个人选问题,够大队部头疼的了。

  把猪都喂完后,程晓燕就先回家了。

  离开的她没有听到身后传来的议论声。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议论过林家的人。其中,很多当初觉得林启生没有机会回来的。现在都觉得脸疼得很。

  这些人中间,就数马爱红脸最疼了。

  她是第一个在大队公开说林启生绝对不会回来的人。结果,人家出去几天,大包小包被小汽车送了回来。

  她是第一个说程晓燕命不好,会克夫的人。结果,人家程晓燕的丈夫马上就是糖厂的正式工人了。

  她是第一个把那带着福气的董家英抢回家的人。结果,董家英现在跟疯了似的,天天找什么鬼珠子。偏偏她那珠子还是在他们家丢的,一时半会儿,人她也赶不走。

  真是倒霉催的。

  这时候,大家议论完林家的事情后,就有那好事的,直接问道:“马爱红,你不是说抢了个福姑娘回家养的吗?怎么呢?最近也没见你们家吃肉喝汤的。还整日听说你们家那董姑娘疯了一样跟你吵架,到处找东西。现在,大队可是有两个正式工人名额的。你们家养了这福气姑娘那么久了,会不会名额就落到你们家啊!”

  这人说着,自己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现在谁不知道马爱红跟董家英都翻脸了,这人还故意把盐往人家伤口洒。

  “你……我家的事关你屁事。你有这时间管我家的闲事,还不如管管你家男人的裤腰带。打量着谁不知道你家男人跟何寡妇经常钻草垛子似的。哼……”

  女人一听到马爱红的话,脸瞬间涨红了。

  她也不跟马爱红耍嘴皮子了,直接上手,一把抓住马爱红那长长的辫子。把她的脸蛋抬了起来。接着一巴掌下去,左右开工,啪啪作响。

  好家伙。

  她这一动手,马爱红也不干了。直接抬脚就往这女人的肚子一踹,很快,女人肚子痛得放开了手。两人打成一团。

  边上本来看热闹的人,一见打了起来,也不
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  【搜索哇叽文学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,新域名】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七零年代炮灰家庭》第41章好处(第2/4页

  敢再看热闹。纷纷上前去抓人的抓人,劝人的劝人。很快,闹剧就平息了下来。

  脸颊被打得通红的马爱红往地上吐了口唾沫:“呸,胡大妞。你再打我,你家男人就是跟何寡妇钻草垛子,不要你的。呸……”

  马爱红骂骂咧咧地回家去了。

  结果,一进家门,就看到董家英又在家里的院子翻找着。

  她一气之下,直接一脚踢上了董家英那弯着的小腿。把她人给踢得差点跪倒在地。

  “是谁?”董家英挣扎着站了起来,见看到脸颊肿胀的马爱红。她现在也不装了,看到马爱红立刻翻了个白眼。

  “哼,你这是想杀人不成?我跟你说,一天不把珠子找到,你一天别想过安生的日子。”

  董家英威胁的话一出,马爱红更加生气了。

  为什么什么东西都要来气她?

  上个工被人打了,回家还要跟这丧门星相处。每天这丧门星不去上工,晚上也不睡觉。整日不是在院子找什么破珠子,就是在屋里摔东西。

  她受不了这个姓董的了。

  想到这儿,她干脆抄起了屋檐下的扫把就拍到了董家英的身上:“你给我滚,滚,滚。滚回林家去。别在我家白吃白喝。滚……”

  董家英没想到马爱红居然敢打她。这段时间,马爱红虽然说话难听。但这是她第一次打她。

  想到那颗神奇的珠子没了,董家英就觉得心痛难耐。

  现在,这个让她丢珠子的女人还敢打她。她不干了。

  新仇旧恨,让董家英也火了起来。

  她抓起角落堆放着的瓦片就往马爱红身上丢过去。

  薄薄的灰色瓦片,闪躲起来并不难。可是,这瓦片是家里存着,用来补屋顶用的。现在被董家英这样扔过来,愤怒的马爱红不知道是该闪开,还是尽力把扔过来的瓦片给接住。

  没等她想到好办法,马爱红就发现董家英已经彻底疯了。

  一片片扔瓦片已经不够她作了,董家英居然三片、五片地往马爱红身上扔瓦片。

  瓦片掉到泥地上发出的闷声并不大。

  可是,两人一边打斗一边骂。没多久,左邻右舍都被吸引了出来。

  大家一看董家英的动作,心肝就直疼。

  这姑娘,太过分了。

  居然糟蹋这精贵的瓦片!!

  大家七手八脚地上去阻止董家英的动作。马爱红一见董家英被制住,立刻上去往她的脸上招呼。把自己在养猪场受到的气给发了出来。

  “好了,好了。郝大媳妇。别打了。可不兴把人姑娘给打坏的。”邻居好心地劝了句。

  马爱红看着满院子的破瓦片,心疼得受不住:“大娘,你别拦着我。你看看,她糟蹋了多少的瓦片。这种人,不给她个教训是不行的了。”

  邻居直接伸手拦住了马爱红:“好了。这瓦片不扔都给她扔了。你不赶紧去找补,还在这里歪缠什么?”

  邻居的话让马爱红打了个机灵,眼睛一转,她想到了把董家英扔走的主意了。

  程晓燕在院子挑黄豆的时候,就看到马爱红拖着个人过来。

  “马爱红,你这是?”

  马爱红也不客气,直接说道:“你家大哥、大嫂在吗?”

  程晓燕往屋里喊了句。林家大哥、大嫂马上从自家的屋子走了出来。

  当看到马爱红手中拖着的董家英时,两人脸色都变了。

  董家英一直在马爱红的手中挣扎着。

  两人的动静闹得太大,后头跟着一串村民。

  有些人想上去劝说两句,有些人则是满脸兴奋的样子。这几天,林家得了工人名额,正是让大家眼红的时候。现在马爱红居然打了林家养着的那个姑娘。这样的好戏,她们可不会错过。

  程晓燕站在大哥、大嫂身边,一起看向气势汹汹的马爱红。

  “我就问你们,这姑娘你们家还管不管?”马爱红说完,一把把还在挣扎的董家英直接一个用力,甩在了三人面前。

  双眼红肿、头发凌乱,身上的衣服甚至被扯掉了两颗纽扣。这样的董家英对比马爱红,显得是那样的可怜。

  这是程晓燕认识董家英以来,第一次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挫败、不甘跟明显的愤恨。她终于意识到,没了幸运珠的董家英,不过是就是一只没了牙齿的老虎。

  即使她再有百般算计,红星大队的未来、她们林家的未来,终于有了变化。

  那本暗含血泪的《女首富董家英》回忆录描绘的关于红星大队的种种,终于不会在现实中上演。

  身边的林大嫂已经跟马爱红交涉了起来,周围热心的村民们也加入了调解的队伍里面。不过,程晓燕却没有吭声。她把自己置身于整件事情的背后,冷静地观察事态的发展。

  很明显,马爱红就是过来要钱的。家里存着要用的瓦片全都砸了,这损失换她也觉得肉疼。

  程晓燕觉得这个董家英已经有点疯魔了,这样的事情也敢做出来。

  “我不管。今年你们家必须把瓦片都给我赔了。不然,这董家英我就要送到大队长那里,让大队长评评理。”

  说完这句,马爱红话锋又是一转:“当然,乡里乡亲的,我也不是个绝情的。要是你们家拿不出那钱来赔偿。就把你们家那个工人名额让出来,我也是可以接受的。”马爱红说着,一脸让你们占便宜的模样。

  边上围观的人之前还在劝架。结果,听到这个工人名额的事情后,哇地一声,大家都给震惊了。

  怎么会有人的脸这样大呢?

  程晓燕听完后,只想叉腰大笑三声:脸呢?她马爱红的脸有这么大吗?

  按住了焦急的大嫂,程晓燕终于开口:“别说她姓董,我们家姓林。没有董家人做错事我们林家赔的道理。再说呢,我们家只答应供着她粮食吃,直到她成年。其他事情,我们可管不着。”

  这话一出,让马爱红直接卡壳了。她想着来林家讹上一笔的。可不成想,程晓燕居然这样光棍。她把目光转向林大嫂:“金花,你们家真不管这事呢?”

  像是看懂了程晓燕跟林家大哥大嫂的意思,一直倔强着的董家英终于有了一丝害怕的样子。她颤抖着问道:“干爸、干妈,你们真的不管我呢?”

  林家大哥跟大嫂直接别过了眼睛。别说工人名额了,就是钱,他们家也没多少。家里那么多人口,哪里能存下多少钱呢!!

  程晓燕冷笑:“马爱红,你要去找大队长主持公道就去,我们家不受这个威胁的。你要想得到工人名额,大队现在就有两个,别打我家的主意。要是你要赔偿,谁糟蹋了你家的瓦片,你找谁要去。”

  掷地有声的话语就像重锤一般,直接砸得马爱红跟董家英头晕目眩。

  一个想着讹点钱票甚至是工人名额,一个仗着林家在后头收拾烂摊子而有恃无恐。结果,两人都被程晓燕的话给打碎了幻想。

  这时候,一直没说话的林家大哥终于开
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  【搜索哇叽文学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,新域名】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七零年代炮灰家庭》第41章好处(第3/4页

  口:“家英,你都十六了。在我们农村,十六岁就是大人了。你既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,那么你要自己承担后果。”

  董家英不明白了,怎么林家忽然就要放弃自己了。珠子呢?珠子呢?对,只要找回珠子,就能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了。

  程晓燕等大哥说完后,不客气地拿起角落放着的扫把朝马爱红比划:“你是要我送你出去,还是自己出去?”

  马爱红见状,没有办法,骂骂咧咧地重新把董家英给抓在手里,往大队长家里拖去了。

  程晓燕看着她们的背影,问道:“大哥,事儿到了老叔那里,会不会让他老人家为难?”

  林大哥摇摇头:“关于董家英的事情我早就跟老叔交了底。我们林家可以给她提供帮助,但是却不能让她觉得我们予取予求。”

  程晓燕点点头,想起回忆录里面出现过的,董家英亲人的事情,她张张口,最终还是觉得暂时按捺下来。这个时候,找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只是,董家英并不是没有亲近的亲人。按照回忆录里面的信息,董家英还有一个对她非常好的舅舅。

  这位舅舅,现在估计还在城里的厂子里面上班。但是,具体是哪个单位,回忆录没有写清楚。

  程晓燕盘算着,这个人是不是能托人找找。要是找出来,把董家英送走,是个最好的办法。

  看着董家英跟马爱红离开后,很多村民也跟着离开了。不过,有一个大娘却是留了下来。

  只见她脸上闪过一抹纠结,最后遮遮掩掩地拉过林大嫂说了几句,然后匆匆地离开了。

  程晓燕见到大嫂脸上那奇怪的神色,想了想,还是没问出口来。

  晚上,林家的饭桌上,关于董家英的事情也只是简简单单交代了几句。不外乎是最终董家英要赔偿一半瓦片的钱给马爱红,至于另外一半,则是马爱红自己负责。而董家英身上,在过来红星大队之前,其实是带了钱的。

  除了这个外,最重要的就是林启生去糖厂上班的事情了。

  糖厂,全称清水公社国营糖厂。这个国营单位是整个清水公社甚至是整个省都赫赫有名的。跟其他厂比起来,糖厂排在了人们心里的第一位。

  这个单位不止福利好,工资高,而且每个员工还有定额的不要票的糖。在白糖和红糖精贵的今天,谁家走亲戚带上一包糖,那就是有面子的大事情。

  公社离大队说远不远,说近不近。这林启生去糖厂上班,首先要解决的,就是住宿问题。

  像他这种新进厂的,如果没有遇上办公室的岗位,按照级别,基本上只能住十人大通铺。

  “启生,要不等你去糖厂上班后,在公社租个房子?”林妈妈双眼灼灼地问道。要知道,小儿子结婚都几个月了,这小儿媳肚子还没个动静了。要是在公社租了房子,偶尔小儿媳过去,总能有个落脚的地方。

  一听要花钱租房子,程晓燕不太赞同。

  她已经知道还有一年多,市场就会全面开放了。这个时候,最应该把钱给留着,等以后好作本钱的。再说呢,家里的钱也紧巴巴的。她每天都要在大队上工,来回公社最多骑个自行车。特意租个房子,实在没有必要。

  林启生知道她的意思,直接开口拒绝了母亲的好意。

  “妈,我刚过去人生地不熟的。房子就不租先,进厂先学习一段时间。反正最差也有个大通铺可以睡。”

  林爸爸很赞同小儿子的观点。男人嘛,就是要吃点苦头才能上进。

  这时候,林爷爷问了句:“大队的名额有说怎么安排吗?”

  这事儿林家人都不打算参与,所以大家也没过多地关注。

  还是林启生因为帮着大队干活的原因,知道了一些。

  “大队部打算按照糖厂的招工标准来招人。”

  程晓燕回忆起糖厂的招工标准。要是没有记错的话,糖厂招人好像最少得初中毕业吧!之前她好奇陆盼盼为什么不在糖厂上班,反而跑到国营饭店的时候,这姑娘跟她说过一些厂里的招工事情。

  像她这样的厂领导子女,其实是有办法塞进糖厂的。只是这姑娘的想法比较特殊,喜欢吃好吃的,又不想整天呆在糖厂那个从小看到大的地方,最后被她爸爸给弄进了国营饭店里面。

  “我们大队,初中毕业的人可不多啊!”林二哥听完后,感叹了一句。

  可不是嘛!

  整个大队几千号人,剔除老人、小孩后,剩下满十八岁的,基本上都是小学甚至是没上过学居多。像她跟林启生这样的高中生,那真是风毛菱角。

  就连林大哥跟林二哥,因为不喜欢读书,初中也就读了一年就回家干农活了。而林大嫂跟林二嫂就更不用说了,小学念了几年就没去了。

  “这个标准一出来,卡掉了不少人啊!只是,大队部有决定这个名额会不会给到知青呢?”

  程晓燕一直比较关注的就是这个。

  要是工人名额给了知青,怕是整个大队的人都要不干了。只是,这初中毕业,真的拦住了太多人了。

  哎!

  大队部这边,也在为名额的事情发愁。

  按理来说,这天大的好事应该喜气洋洋的。可是,整个大队沾亲带故的,顺了哥意,拂了嫂意。

  幸好,糖厂那边有了具体的招工标准。所以,这事儿就从大队长的发愁转到了那些想拿名额的人发愁了。

  “大队长,这名额可不能便宜了知青。”大队的妇女主任比较实在,直接就嚷了出来。

  “是啊!这名额是补偿我们大队的。”

  “没把这些知青都弄去干重活,我们大队已经够厚道的了……”

  确实是厚道。如果换一个人当大队长,这些知青怕不是要过得更加艰难了。

  大队长摆摆手,示意大家都安静一下:“糖厂的招工标准都出了,要的最少是初中生。咱们还是赶紧寻摸着,看看咱们大队有多少初中毕业生比较要紧。”

  被邀请过来的林氏族长听完后,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纸来,上头记录了十几个人名。

  “这是我们族里初中毕业的名单。”老头子说着,嘴角咧开。

  整个大队的干部有一多半都是姓林的,看到族长的动作都跟着笑了起来。

  是啊!他们姓林的,初中毕业的孩子还是有那么十几个的。那些个外姓的,怕是扒拉不出两个来。之前还有人酸他们姓林的糟蹋钱,送孩子去公社上初中。这初中上完了,还不是回大队干农活。

  那时候,他们脸上不乐意,跟那些人吵嘴。不过,心里还是有点埋怨族长,让他们的孩子不能早早下地挣工分的。现在看来,姜还是老的辣

  一个姓王的大队干部就酸溜溜地说道:“老爷子,还是你老有见识。”

  林家族长乐呵呵地摇摇头:“是孩子争气,不然,我老头子还能有本事让他们上初中不成……”

  一番商量过后,整个红星大队一共统计出有二十个初中毕业生。这二十个都是货真价实,上完初中,拿到毕业证书的。
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  【搜索哇叽文学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,新域名】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七零年代炮灰家庭》第41章好处(第4/4页

  要从这二十个人里面挑两个出来,也要费一番工夫。

  不过,大队干部们还没想好怎么挑选。那头,知青们的代表就已经跑到了大队部。

  洪心美带着一男一女两个知青过来了,三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严肃。

  一见到大队长,她直接开门见山:“大队长,这糖厂的工人名额选拔,我们知青能不能参加?”

  大队长摇摇头:“名额是糖厂给我们红星大队的村民的。”

  一句话,把三人脸上的表情给震碎。

  他们都以为大队长起码会装装样子,客客气气地寒暄几句。这样的话,他们还可以歪缠一会儿。说不定能从他那里抠出个名额。结果,就这……就一句话让她们没话可说!!

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,整个红星大队的初中生都动作了起来。大家整日想办法到处打听,糖厂的招工一般会考什么。

  大队部经过商议后,还是决定跟糖厂要了一份招工考卷。只有这样,才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公平的法子了。

  这天,程晓燕一大早吃完早饭后,刚出门,就看到好几个比她年纪小一点的青年往大队部走去。她这才惊觉,原来招工考试到了。

  等她到了养猪场开始干活的时候,大家的话题已经变成了招工考试。

  不过,有一个人,一脸得意地宣布:“我家里那个丧门星终于走了……”

  这人一边说着,一边大声朝着程晓燕说着。程晓燕不用抬头,就知道说话的人就是马爱红。她真是搞不懂这个人,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精力来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。

  见程晓燕不搭腔,马爱红刚想说什么。边上一个跟她不对付的婶子直接说了句:“你这不是说人家是福娃娃嘛?怎么着?架打过了,钱赔了。现在人还给赶出去了。你这人可真是过分……”

  说着,她还自认为好心地凑到程晓燕身边:“晓燕,这董家英怎么说也跟你家大哥、大嫂有点关系。人都已经被马爱红赶跑了,怎么没接回你家去?唉,你们做大人的,就别跟个小姑娘计较那么多啦……”

  一直埋头干活的程晓燕只觉得囧囧。这位婶子,谁给你的脸呢?怎么管到人家头上来。

  她直接不客气回了句:“她都已经十六了。咱们大队,谁家孩子十六了不当个大人使唤的。再说呢,她离开了郝家,已经搬回知青点了。婶子,你要是这么心疼她,不如送她点儿粮食?”

  那人只是想要个好名声,所以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劝人。现在,忽然被程晓燕这样一不出其他话来。

  马爱红听着,直接喷笑:“吴大妮,你看看。你想当个好人,人家还不领情了。别以为没人知道,你给这董家英说好话是为了什么?”

  吴大妮被马爱红那暗示性的话说了后,就不敢再吭声了。

  程晓燕倒是知道点事儿。不过,这样的事情已经跟她没有多大的关系了。等今天把名额定下来后,林启生就要去糖厂开始上班了。家里还要给他准备很多上班的东西了。

  下午,考试的结果出来,分数最高的分别是林启生的好朋友大头,大名林启山。还有一位是给女孩子,叫柳春分。

  大队长给这三个即将进入工厂上班的青年简单地说了几句话。接着,从一旁等着的会计手中接过了几张粮票。郑重地放进三人手中:

  “咱们大队的情况你们都清楚。穷家富路。你们是红星大队的好孩子,出去外头上班了,代表的就是我们红星大队的脸面。多得我们大队也没有。这几张粮票是我们大队部这些人凑的,你们三人分一分。以后在糖厂上班要团结一致。要是有什么好机会,别忘了父老乡亲就成了。”

  三人立刻拒绝大队长的好意,忙着说不用不用。

  只是,大队长以及他身后的干部们都欣慰地看着他们三人,说了句:“东西不多,你们就别推了。难不成,还嫌弃上呢?”

  三人一看这阵势,知道推拒不了。接过了这几张粮票后,心里暗自决定,以后在工厂上班,有了好东西,千万不能忘了大队。

  ……

  晚上,程晓燕把林启生收拾好的行李翻了出来,帮着检查看看是否有遗漏。

  按照糖厂的工作安排,一周只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。虽然林启生的具体岗位还没定下来,不过休息的日子却不会有变化。所以,这次带过去的东西要用整整一周。

  “这几罐咸水桃子你带过去,到时候跟同事分一分。虽然不是什么精贵东西,但算是个新鲜的吃食。我已经给你分好了,你按照上面的条子也送一些给陆主任还有安厂长。”

  这次的咸水桃子做得多,程晓燕想了想,就分了一部分出来,用以前存着的糖水罐头分装,让林启生带去糖厂送人。

  林启生靠在桌子上,听到程晓燕的话,笑出一口大白牙:“知道了,我会好好地跟工厂里的人打好关系的。家里的重活你别干,注意休息。我跟大哥、二哥说好了,让他们注意点照看一下……”

  絮絮叨叨一箩筐的话,程晓燕却觉得很开心。虽然两人暂时要分开了,只是美好的未来很快就将到来。

  “还有,董家英的事情你以后记得离得远一点。老叔那边已经跟大哥商量好,帮她联系一下城里的亲戚。这姑娘,不送走,实在是个大麻烦。”

  程晓燕一听,问道:“她那个舅舅有消息?”

  林启生摇摇头:“京城太多工厂了,所以暂时还没找到人。不过,已经从海米大队那边找到他父母所属的街道办了。估计这个月会有具体消息回来。”

  这次找人的提议,最先是程晓燕提出来的。

  按照回忆录的内容,她知道董家英还有一位舅舅在京城的工厂上班。现在,董家英最好的去处也就是他那里了。让她在留在大队,怕是又有事情要发生了。别看她现在安安分分地呆在知青点,但是她那颗跳动的野心一直没有停歇。

  程晓燕摇摇头,不再去想这个人了。她心里已经对大队以后的路子有了些概念。只是,这路子还得看林启生这边的反馈。

  【搜索哇叽文学,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,新域名】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6e.net。E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56e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